连续两年安徽第三!滁州再次迎来重要时刻!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连续两年稳坐安徽“第三城”后,滁州再次迎来了重要时刻。
“要在巩固站稳全省第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奋力实现‘十四五’确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长的路要走。各项工作都要对标相关领域全省排名前列的市,在上年基础上不断争先进位。”在今年滁州的“新春首会”上,市委书记张祥安发出了“再出发”的强力动员令。
梳理张祥安的历次公开讲话,“解放思想”一词高频出现,这次也不例外。“新阶段再出发,首要的是思想再解放,说到底是人的‘再出发’,是思想水平、精神状态的‘再出发’。”
多位滁州的干部透露,为开好这次动员大会,张祥安自己撰写了讲话稿。“书记意识到了在既有成绩之外滁州面临的发展形势,鞭策大家在新阶段保持清醒头脑、接力前行。”
滁州城南龙蟠河主题公园
“就当前而言,思想上就是要着重破除‘四字’,即‘骄、怕、左、虚’。”张祥安告诉澎湃新闻,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滁州还是“小学生”“后进生”,在站稳全省第三、进入全国百强后,亟需确立新标杆、实现新突破。“进入新阶段,唯有再出发。”
全市范围的讨论也随之展开,《滁州日报》从2月25日起开设专栏,每天在头版以大篇幅报道全市干部群众围绕“新阶段再出发”的主题开展学习讨论及贯彻落实情况。全市各地也陆续开展专题宣讲,聚焦上述主题提升思想认知,并安排部署本部门下一阶段的工作。
从2010到2019年,滁州GDP在全国上升了89位,上升位次居全国百强城市之首。
这个原先并不起眼的城市,一跃成为了近十年来全国进步较快的地级市。有人将其比作一匹黑马,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突然发力。而事实上,为了练就如今的蹄疾步稳,滁州从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蓄力奋进。
城市竞争是一场长跑,在中途占据先进优势的滁州没有停下脚步,调整节奏后又出发了。
改革的基因
滁州与中国改革的历史密不可分。
4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燃起的农村改革之星火,从凤阳小岗村蔓延到了全国。改革的精神也由此镌刻在了滁州的城市基因里。
张祥安自己就是滁州发展的亲历和见证者。9年前,他来到滁州工作。那时,“大滁城”建设已经开始,城区面貌正在改变。滁州刚刚吹响了“十二五”期间“冲进全省排名前列方阵”的进军号角。
回顾滁州的发展历史,从2008年掀开“大滁城”建设的篇章开始,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具体的战略目标。从“冲进全省排名前列方阵”到“冲刺全省第三”,目标连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发展的迫切性一次次被点燃,这座城市也就此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追赶超越之旅。
“弱鸟要先飞。”总结创造“滁州速度”背后一系列的路数打法,张祥安认为,抢抓各项政策机遇,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是滁州发展一直以来的逻辑遵循。
争取沿江高铁在滁州并线设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我们得知国家将规划这一条高铁后,很快意识到这是短期内解决滁州和省会合肥之间无直达高铁、长远打造滁州高铁枢纽的少有机会,所以立即行动了起来。”张祥安回忆,那段时间他带领市里的相关领导不知跑了多少趟北京。
“去的次数多了,铁路系统的同志也由开始的不理解到被感动,到主动帮我们细化、优化方案。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凭借这股钻劲,我们一一做通了所有持不同意见者的工作。”最终,沿江高铁由合肥至滁州至南京北,并且在京沪高铁滁州站并站、全椒增设大墅站的方案尘埃落定。滁州也成了较大的赢家,即将跻身京沪高铁、沿江高铁这两条我国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少有交汇城市。
“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抓住了就会创造‘滁州震撼’,抓不住就会留下‘历史遗憾’。”张祥安认为,回首滁州这些年的奋斗路,离不开见事早、行动快、全力拼的干事态度。
招商成就“第三城”
滁州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招商一直是重要抓手。
“我明确要求各县、市、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在任何时候见到我,前三句话里都要谈到项目的推进情况。”张祥安介绍,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为提升招商的质量,早在五、六年前,滁州就开始了对招商方法的研究。
澎湃新闻记者在滁州采访期间所接触的多位干部,虽然有的并没有在投促系统工作过,但他们几乎都在不同的岗位上直接参与过招商活动,谈吐中不时会显露出招商的自觉意识。
十多年前,现任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潘金钟曾作为滁州的招商干部,在温州、宁波等地驻点招商。
“刚开始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经验,真是两眼一抹黑。”潘金钟回忆,那时他和同事穿着西装革履、拎着公文包前往企业拜访,但几乎每次都被保安挡在大门之外。见不到企业负责人,招商工作从一开始就四处碰壁。
后来,潘金钟收起了公文包,换了身休闲装,寻求各种关系和渠道进入企业、敲门招商。在温州的一家知名企业,潘金钟找到了公司老总。听明来意,那位老板不仅没赶他走,还给他泡上了一壶新茶,慢慢听他讲起滁州的相关招商政策,这让潘金钟特别感动。从那之后,他在异地的招商工作也逐渐有了起色。
“招商的确是很锻炼人的。”如今,作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副主任,招商依旧占据了潘金钟工作的主要部分内容。但他也欣慰地看到,这些年滁州开始在全国小有名气,成为了不少沪苏浙企业产业转移的优选之地。
“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滁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滁州的发展靠招商、靠项目”的高度共识,招商和安商的氛围浓厚。市委市政府给各市直部门和园区年初下达任务、过程不断调度、年底严格考核。
滁宁城际铁路苏滁高新区特大桥,完成首座连续梁合龙,这是滁宁城际铁路全线首次实施现浇连续梁合龙。
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各地都把“双招双引”当作赢得新一轮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滁州又凭什么屡屡拿下了大项目?
安徽另一地级市投促系统的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滁州在招引大项目上取得的成绩,与其主要领导的顶格推进和亲力亲为是分不开的。
“我们是根据项目对接的需要,让主要领导出面。而不是只在签约、剪彩时让领导露脸走过场。”滁州市发改委主任吴孝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面对很多有潜力的项目,排名前列次洽谈时书记和市长便亲自参与,用最务实的态度给企业家投资滁州以较大的信心。“不少企业一开始坚信自身的产业只能由省会城市承接,但到后来他们被滁州的真诚、专业所打动,最终签约落户。”
总部位于上海的亚士集团便是投资滁州的受益者。在落户全椒经济开发区前,集团的几大生产基地均位于省会城市或高级开发区。
“在投资滁州前,我都不知道全椒县这个地方,也没到过滁州。”亚士创能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军表示,对外地客商而言,最重要的是迈过心理上的坎。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市委书记张祥安称他为“老王”,各级领导也一直在营造“你们也是自己人”的氛围,让企业感到地方党委和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在不少地区的领导还对和企业家交往心存种种顾虑时,滁州已经走在了前面。
吴孝水向澎湃新闻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九千多位企业家的号码,采访过程中还不时有企业家打电话向他咨询项目政策。
多位受访的滁州干部都表示,与企业家这样的密集互动已是他们工作的常态。而在张祥安看来,滁州鼓励干部与企业家接触交往,是为了主动热情搞好服务,增强城市的“温度”,让这座城市在发展路上,释放更大的魅力。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张祥安的当天,恰逢几位苏州的客商到访。采访结束后,张祥安马上就赶过去和他们见面。
“我和其他市领导的手机号向所有的企业家公开,企业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直接向我反映。”张祥安坦言,每两个月他都要主持召开面向企业家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而对于外地来滁的客商,张祥安表示自己和市长只要没有其他安排,都会尽可能争取陪他们吃顿饭、喝次茶、聊聊天。
“在亲清的政商关系中,‘清’是我们的底线,守牢底线后,要大胆地“亲”,要坦诚同企业家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张祥安说。
“把配角演得更出彩”
据《滁州日报》报道,张祥安曾在2018年10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一次学习会上直言,要强化主动融入南京的意识,“主动‘投怀送抱’,甘当发展配角”。如今,滁州的发展虽取得了令外界瞩目的成就,但张祥安依然坚定地认为,新阶段的滁州还要把配角演得更出彩。
“配角并非不好。一台戏中,主角只有一二个,相反配角可能有很多,大家不可能都去当主角。配角演得好同样能得大奖。”张祥安表示,产业的分工一定是根据当地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条件来规划的。以现阶段滁州拥有的要素资源来看,直接上马较高端、最前沿的项目并不现实。
“南京做产业头部的高端项目,我们可以围绕产业链做一些协同配套,如果能做到优质也同样精彩。”张祥安以汽车行业举例,放眼全国来看,整车制造企业日子过得好的并不多,但很多零部件生产企业却过得很滋润。
滁州家电产业基地
滁州与高级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从滁州站搭乘高铁前往南京南站,仅需要18分钟。这样的区位优势也使滁州深度嵌入了与南京同城化的发展之中。从民间到官方交往都甚为频繁。
即便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去年3月,滁州的党政主要领导仍然在一个月内三次带队分别前往与滁州毗邻的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区、六合区,主动上门对接合作事项。
与南京的互动,也给滁州在润物无声间带来了很多新的改变。
去年底,滁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海被选派到南京市投资促进局跟班学习。他挂起职务、转换身份,以一名学员的心态零距离体悟南京投促部门的先进经验。“在城市宣传推广和产业政策研究方面南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黄海发现,南京的投促部门经常会借助证券公司、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建立起数据模型进行产业分析,从而更精准地指导招商工作,他认为这对滁州而言是很好的借鉴。
“与南京同城化的建设,扩大了滁州的对外影响力,帮助我们提升城市能级。”张祥安说,他经常会鼓励干部利用各种机会多去南京走走,充分学习和借鉴南京城市发展、建设和服务的理念。
拿下安徽“第三城”后,滁州又加快了与南京同城化的步伐。滁宁城际轨道正在加快建设,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南京琅琊路小学滁州分校、南师大附中滁州学校、南信大金牛湖校区、宁滁公交换乘中心等项目陆续建成。滁州市委也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来安、全椒撤县设区,优化南谯、琅琊区划设置,形成滁来全一体的主城区”。区划调整一旦获批,滁州主城区将与南京无缝对接。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标志着全国排名前列通过自我认知探索形成的跨省都市圈协作成果获得了肯定,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成员,滁州的发展也将迎来新一轮利好。
双圈如何互动?左右怎样逢源?
滁州下辖的全椒县东接南京,西连合肥。未来全椒将拥有五条高速,待沿江高铁开通后,全椒境内会云集三座高铁站,是合宁双圈互动当之无愧的门户枢纽。
“修路其实是在找出路。”全椒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袁长青表示,将交通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是全椒县下一步谋划的重点。
流经全椒的襄河之上,去年底架起了一座拱形斜拉索桥。随着大桥的建成,全椒东部的主干道江北大道也全线贯通。在亮化工程的装点下,这座五彩缤纷的彩虹桥成了周边居民必去的网红打卡点。袁长青介绍,由于大桥还没有名字,大家就开始集思广益。“从群众呼声较高的‘通宁大桥’‘椒东大桥’这样的名字中不难看出大家对全椒拥抱中心城市的渴望。”
作为拥有宁合两大都市圈的“双圈籍”城市,外界普遍期待,滁州未来能在两大都市圈的融合发展中发挥好重要的纽带作用。
张祥安认为,两个都市圈同样重要,滁州所倡导的“与合肥一体化、与南京同城化”的发展思路,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别,更多的是地理空间上的差异。
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虽坐拥“双圈互动、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滁州目前还无法担起“一肩挑两头”的重任。
“我们是一双小手牵着两双大手。”张祥安坦言,作为上海—南京—合肥一线上的发展“凹”地,滁州还要加快成长,跟上大个子们的脚步,少拖后腿。“我们要做合宁两大城市的发展腹地、生态屏障、产业配角、合作伙伴。要牵手合宁、借力合宁、跟跑合宁。”
上海—南京—合肥轴线上已有6座万亿级城市,创新资源富集,发展潜力无限。张祥安表示,自己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打造“沪宁合高质量发展轴”,他希望国家层面能给予支持,明确目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将其打造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他相信,这也将为长三角东西部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的影响力带来显而易见的利好。
坚定向东发展
紫气东来。
“近年来滁州招引的企业有50%以上来自沪苏浙地区,这些企业的投资额也达到了全市的一半以上。”滁州市发改委主任吴孝水介绍。
位于滁州城东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苏州工业园区排名前列省外合作共建项目。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园区成立以来已多次组织职工赴苏州工业园区学习,苏州的不少先进经验给了园区干部很大的启发。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达亮电子分装检测车间
“长三角的龙头是上海,重心在东部。滁州的东向发展战略,就是要向东看齐、向东借力、向东融入。”在张祥安眼中,滁州的军功章,有一半要归功于沪苏浙地区的支持。在新阶段,滁州东向发展战略依然不会改变。
作为一个基础实力并不雄厚的城市,滁州凭借自身的实践,成为了奋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样板。
身为这一切的亲历者,张祥安坦言,他仍然期待长三角地区能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将中央关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落到实处。“目前很多事务跨省协调难度仍然较大且效率不高,一系列重大政策的落实还停留在‘口号式’响应中。”张祥安说。
“我们收获了大快乐,但小痛苦也是不少的。”张祥安表示,面对当前的困难,滁州还会继续努力,为未来发展争取一切可能的支持。
千方百计解决好人的问题
在解决思想、思路等问题之后,人才、人力、人口等关于人的问题也摆在了滁州面前。
区位有时也是把双刃剑。地处南京与合肥这两个全国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之间,滁州周边还环绕着多个大中城市,这导致滁州的中心城市凝聚功能不强。随着交通建设的日益完善,滁州正面临着人口被周边城市虹吸的现实尴尬。
“长三角发达地区这些年挖走了我们不少优秀教师。比如我们滁州较好的小学,有一名老师前年评上高级职称后,立马被南京的学校高薪挖走了。”滁州市委教育体育工委副书记杨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滁州现在不仅要加大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办学力度,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留住、培养和引入优质师资。
在采访中,多位干部都向澎湃新闻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孔雀东南飞依然是大趋势,那延续滁州辉煌的接力棒又该交给谁?
在收获亮眼经济成绩单的同时,张祥安也意识到,作为一个地区长期发展的现实保证,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产业聚人、产城留人、美好生活养人。
“滁州‘十四五’期间的改革指向和政策措施都要聚焦人,要清理取消一切不利于人口进城、人才引进的隐性和显性的规定。”张祥安介绍,滁州已经推出了多项举措,全方位吸引人才、增添人力、聚集人气,努力克服目前滁州发展过程中这一突出的短板。(记者杨喆)
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