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引领节约集约用地

人民网 2018-08-09 10:10:1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年来,滁州经开区在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土地供给量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扩大投资为动力,积极挖掘土地存量。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是开发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滁州经开区在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土地供给量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扩大投资为动力,积极挖掘土地存量,全面实施集约用地,实现土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

加快园区基建 改善投资环境

2008年以后,滁州开发区由原来城南的一个10.18平方公里区域,扩展到城南、城东、城北、示范园区、高铁站区共5个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不到50平方公里。城东、城北、示范园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城北和示范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更低。

为切实加快园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经开区采用有力措施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园区的投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落实“只要你来投资、手续我来帮办”服务宗旨,建立项目引进前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全方位服务体系、项目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对投资者实行一条龙、一站式、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

坚持招大引强 推崇效率“节”地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关键是如何科学地配置土地资源要素,实现土地效应的较大化。对此,滁州经开区严格落实省政府项目投资强度和建设控制指标等强制性规定,坚持把引进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大、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高科技大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和招商重点,大力引进占用土地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大项目,逐步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2017年、2018年先后引进了惠科、亿达等1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在招大引强的同时,不供地只提供标准厂房的节地模式,也让滁州经开区在土地资源要素紧缺的状况下,为发展留出了空间。为解决园区中企业的用地问题,园区管委会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发展方向,积极谋划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投资企业进驻,有效防止土地粗放利用。进一步加大无地招商的力度,从追求引资数量向追求项目质量转变,从着重引进新项目向重点鼓励外商增资扩股转变,鼓励企业在现有用地基础上增资扩投,零地招商,拓展内涵式增长之路。近年来,滁州经开区共建设标准化厂房超20万平方米,京东、深圳合一智控、鸿创动力等一批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

盘活土地资源 推进产城融合

针对园区中存在的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问题,滁州经开区采取“有偿收回、调整利用、项目联姻”等多种措施予以盘活,确保园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对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严格依法收回,根据轻重缓急重新安排新项目;对已出让的低效利用土地,严格按照招商引资协议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标准考核,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招商引资、厂房租赁”等方式,积极盘活闲置的厂房再利用;对长期停产、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较大等项目用地,园区管委会采取收回方式进行土地再开发、再利用。两年来,经开区共收回土地29宗,1390多亩。

此外,滁州经开区围绕产城融合,进一步修改完善园区的各类规划,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较大化,土地资产增置较大化。鼓励现有的工业企业扩大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进而提高全区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率。对城南区域内的工业项目逐步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聚保利、康佳电子产业园等一批企业腾出的土地,变工业用地为商住用地,集中发展商业、旅游业、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化的开发区城区。(胡中华 李邦军)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